青海公务员考试:改作风要“接地气”
2014-03-30 14:11:19   来源:   评论:0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很重要。可以说,改进作风的关键就是坚持好群众观点、贯彻好群众路线,也就是解决好接地气问题,让改进作风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很重要。可以说,改进作风的关键就是坚持好群众观点、贯彻好群众路线,也就是解决好“接地气”问题,让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的过程。

党员干部身上有哪些作风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改进作风首先要在查找问题上“接地气”,开门纳谏,请党员和群众来“会诊”,力争把问题找准、根源剖透。

要下大力气找准“四风”问题。改进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作风问题积弊已深,有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些已经解决的问题仍然可能反弹和回潮。这就需要我们秉持“归零”心态,以“讲认真”的态度,沉下心、俯下身、扎下去,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实事求是地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以及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找准摸透,切实加以解决。

要多到基层第一线、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不深入基层第一线调研,不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作风建设就难“接地气”。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在市县基层全面开展。市县基层的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既有“接地气”的便利条件,也有可能因“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对作风问题认识不清。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善于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与群众交心谈心,摸准群众思想的脉、点到不良作风的穴,把改作风的决心和成效体现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以及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实绩上。去年以来,省委主要领导带头创新工作方式,多次进行“暗访式”调研,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直奔基层、直入农户,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最真实的民情民意。

要多到情况复杂、矛盾尖锐、权力集中的地方去发现问题。这些地方往往是党群关系的聚焦点、群众诉求的集散地,容易看到最真实的状态,听到最真切的声音。要敢于听“刺耳音”、吃“闭门羹”,诚恳接受群众揭短。尤其要重点关注那些影响较大的事件,如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件等,这些事件往往同腐败和作风不正有关,必须认真甄别剖析,深入查找问题。去年以来,中央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在揪出“老虎”的同时,也查找出一批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我们学习借鉴中央巡视组的做法,通过巡视谈话、受理举报、实地走访、暗访抽查、调查问卷、网络舆情、街谈巷议等多种途径,发现了一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对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建立快查快办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解决问题是改进作风的关键。解决好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把“接地气”的成效落实到群众的心坎里。

更加注重执纪问责和通报曝光。去年以来,作风建设之所以成效明显,关键在于铁面执纪、铁腕问责,打消了一些人的侥幸之心、观望之想。但时至今日,个别党员干部“避风头”的思想依然存在,群众对改作风“一阵风”的担心依然存在。执纪问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必须动真碰硬、敢抓敢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并通报曝光,让党员干部进一步感受到正风肃纪之严,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更加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从实践看,纠正“四风”效果好、群众满意的地方和部门,往往是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导向抓作风建设。去年以来,我省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比如,针对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出台一系列禁令,坚决刹住节日期间请客送礼、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针对群众反映的“酒局”、“牌局”问题,开展“两局”问题专项整治。实践证明,只有把群众感受最深、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解决好,让改进作风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群众才会打心眼里支持我们。

更加注重依靠群众解决问题。作风不正、不实、不廉等问题大量发生在基层,群众意见很大。要彻底解决量大面广的基层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不仅要依靠党委政府、依靠纪检监察机关,更要依靠群众力量。近年来,我省在所有行政村(社区)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把村务、居务和干部作风的监督权交给群众,基层管理的透明度、干群关系的密切度、农村社会的和谐度明显提升,基层信访量逐年下降。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既要自上而下抓引导、严纪律,又要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形成“上气下接”、齐抓共管的合力。

改进作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理清责任、明确任务,也要健全机制、常抓不懈。

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对于各级党委来说,抓作风建设就是应该种好的“责任田”,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对于各级纪委而言,必须把重心转到执纪、问责、监督上来,定位更明确了,要求更高了。要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改进作风的要求层层传导下去、落到实处。今年年初,省委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每年定期向上一级党委和纪委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报告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接受上一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评议。这样做,有利于各级党委和纪委责任的落实。

要发挥制度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持续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要坚持作风建设推进一步,机制制度就跟进一步,把纠正“四风”的成果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有利于党员干部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尤其是要细化量化有关规定,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明确数量要求,做到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查,避免出现弹性和模糊空间。我省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过程中,把建章立制贯穿始终,以“管用”为原则,出台了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精简和规范文件简报、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等十多项制度,让做事者有章可循、监督者有规可依。

要建立健全作风状况评价机制。要坚持以评促改,通过科学、规范、准确的作风评价,发现并推动干部作风问题的解决。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形成既有定性结论、又有定量结果的评价意见。增强评价的群众性,建立健全群众常态化、有序化参与评议机制,让群众拥有更多话语权,使作风评价结果与群众实际感受相一致。去年,我省制定实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办法(试行)》,创新群众评价载体,提高群众评议比重,得到群众好评。增强评价的严肃性,把作风评价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并与干部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等“硬挂钩”,增强干部改进作风的自觉性。 



2014青海政法专项QQ群:173219846
2014青海事业单位备考群:372504688
2014青海政法干警QQ群:149871735
2014青海公务员备考QQ群:275797345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华政教育 青海人事考试网 青海省公务

上一篇: 青海公务员考试热点: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
下一篇: 去行政化:为校长摘帽放权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