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官员的“真假学历”
2013-01-11 10:34: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平时不学习,学历年年涨,千方百计利用手中权力与公款,与某些高等教育机构合谋,短期内实现学历大跃进——近年来,某些官员的学历造假似成气候。面对变了味的仕而优则学

      平时不学习,学历年年涨,千方百计利用手中权力与公款,与某些高等教育机构“合谋”,短期内实现“学历大跃进”——近年来,某些官员的学历造假似成“气候”。面对变了味的“仕而优则学”,质疑批驳不断,可一些官员依旧“我行我素”。 
      一些官员学历造假“动力”十足,根源在于“学而优则仕”。在一些单位,年轻是宝、学历是金,成了提拔升迁的“硬杠杠”。知识化、年轻化固然是推陈出新,引领改革的积极因素。但僵化理解,偏颇执行,也令某些“不达标者”动起歪脑筋。胆子大的,打着“他山之石”旗号,飞赴国外高校“公款镀金”;“团结进步”的,领导班子集体脱产“充电补脑”;图省事、懒得亲自出马的,派秘书“亲信”上课、替考;“位低权轻”的,也得办个假证“看齐充数”。正如政绩工程徒有其表,无论是“真的假学历”,还是“假的真学历”,皆是“驴粪表面光”。一些“升迁标准”,让某些人钻了空子,令正直者难抑不满,甚至“近墨者黑”。
      对于学历造假,某些干部“有恃无恐”,则是出于查处力度有限,惩罚诫勉不力,难以以儆效尤。公款“镀金”与培养干部,被一些人故意混淆;某些领导自身就有“小辫子”,调查追究也无法“独善其身”。迁就纵容,上行下效,既然公款吃喝玩乐“不算腐败”,边界模糊的“公款上学”,更让某些人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当然,没有某些高校的“积极配合”,官员混文凭恐怕也难得逞。一些高校硬件建设大干快上,负债规模惊人,教师薪酬向“发达国家”看齐,逐利冲动愈发明显。各类“总裁培训、精英讲座”如雨后春笋,“MBA、哈佛教案”遍地开花。如果这仅仅是“市场化”培训,倒也无关痛痒。但一些高校对商业讲座授予“专业文凭”,对高价买文凭一路绿灯,不仅令知识与学历大量注水,也严重扰乱了公正公平。亦真亦假的学历,轻则导致“滥竽充数”,重则更可能阻碍改革创新,掣肘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文凭与学历,只能证明学业与应试水平,不一定等同于实际能力。鉴于高分低能、注水文凭等现象,政府部门在选择、提拔公职人员时,更当以实干能力、民生口碑为依据,“不拘一格降人才”。至于某些官员的“问题学历”,首先是诚信缺失、价值观偏离的体现。倘若此种人仕途升迁越高,掌握权力越大,侥幸心理就越强,“衍生”危害也可能越大。所以,必须给予高度警惕,严格界定公费读研标准,审慎筛选海外进修资格,严防个别领导“一言堂”,同时严查学历腐败,严惩公款“镀金”。
      十七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任何教育都不是做买卖,公立高校、民营办学,都必须恪守基本底线——不能赤裸逐利、陷入“钱眼儿”!
      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社会各界都必须坚决对“问题学历”说不!

青海华政官网:http://qh.hzgwyw.com 
青海西宁分校地址:西宁市中心广场西门体育馆东写字楼7楼
电话:0971-8267820 18797013375 15196688304 (24小时专线)

华政使命:以教育改变未来!!

青海华政(腾讯)微博: 
青海华政(新浪)微博 
2012青海华政教育公务员备考群 >>>>>>
点击这里加入此

群
 
 
类别
科目
课时
名师
(试听)
学费
联报优惠



行测专项
(网校课程)
常识判断
3



450
购买

 
判断推理
6
言语理解与表达
9
数学计算
6
数学推理
3
资料分析
4
申论专项
(网校课程)

申论

9
面试精讲
(网校课程)

面试

15
 

相关阅读:
青海省公务员招考资讯
青海省公务员备考指南
青海公务员历年面试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行测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申论真题
青海公务员考试培训招生简章

-----------------------------------------------

青海省各市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汇总 

----------------------------------------------- 

更多相关公考信息请关注甘肃公务员考试论坛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公务员考试论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上一篇: 申论热词:创业热
下一篇: 热点时评:“好声音”带来法律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