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辅导热点:大学校长纵论学校体育
2013-01-18 13:33: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宅男增多  高校不能推卸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一发言便说这是他作为大学校长最愿意参加的会。这位年轻的60后校长说,体育对大学校长而言到了必须抓的时候,

  宅男增多
  高校不能推卸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一发言便说这是他作为大学校长“最愿意参加的会”。这位年轻的60后校长说,体育对大学校长而言“到了必须抓的时候”,他援引党的十八大报告称,要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青少年一代的体质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现实却不容乐观——
  2010年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与1985年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一直在下降,肺活量下降近10%。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还给出一个令他“揪心”的例子:学生越来越宅了,运动场上的人少了,玩网络游戏的人多了,以至于“浙江大学中虽然有像孙杨这样的体育健将,但是很多同学作为偶像人物崇拜的,却是一位全球电子竞技的总冠军”。
  在谈及这些问题时,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基础教育,甚至提出了“体育搞不好,基础教育是罪魁祸首”的说法。也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如会上被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开学典礼上,站在第一排的一个女生,站了10分钟,摔倒了,还把两颗大门牙摔掉了。校方后来了解到,这位新生入学体质测试时就没及格。
  的确,如不少研究体育的学者所言,大学生的孱弱体质并不是“无根之木”,中小学应试教育造成“先天不足”。然而,这些并不能成为高校轻视体育的借口。
  大学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大学校长是整个中国教育生态链中最后一道门的“把关人”。如果学生在进入社会时,仍未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又将如何担得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一些与会的高校领导也意识到,不管再怎么说“体育搞不好,基础教育是罪魁祸首”,高校领导和体育之间都有一种“义务”关系                                                                                                                          今天的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要认识到高校在解决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这一薄弱环节中的责任,他说,“只有高校自身认识到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应负有的重要责任,我们才能更有创造性、更积极、更主动地开展改进工作。” 
         体质测试这个指挥棒
  怎么才能动起来
  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刘海元也因此有了这样一个观点,师范类高校的体育更值得重视。他告诉记者,这类学校培养的人将来大多在中小学任教,他们不懂体育,不重视体育,就等于未来的语文或数学或历史老师不重视体育,一来不仅不会给中小学体育添合力,还很有可能出现主动挤占体育课的可能。
  换句话来说,这既是一个补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正能量储备的过程。当然,不管是哪种表述,实际开展起来都十分不易。
  比如,舆论在不满基础教育阶段体育“先天不足”的同时,也在指责高校不重视而导致“雪上加霜”。以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为例,绝大多数高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到了大三大四,则是一些选修课,相应地,学生们的体质情况往往在大二时期达到整个大学阶段的最高峰,到了大三大四又会出现下滑。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以体质测试的优良率为例佐证了这一点,根据他的了解,一年级学生的优良率在逐渐提高,二年级优良率也是明显上升,但是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呈下降趋势。陆昉分析说,当下的体育课设置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缺乏高度。他说,“怎么把体育工作作为我们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考虑,我们党政联席会上很少有讨论体育工作的时候”。
  谈及重视程度,很多人都会将其联系到评价、考核体系,换一个更为形象地词,就是指挥棒。事实上,高校自身也有指挥棒,就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位985高校体育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标准的执行可以达到与学位挂钩的程度,这个指挥棒才能真正挥动起来。一个现成的“成功案例”,就是那个已经催生了相关产业、也带动高校英语师资大跨步的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
  尽管当前并未有太多因体测不达标即不符合标准而肄业的公开消息,但一个正面的尝试或许可以给人们以启示。                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启动了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情况回溯生源地的社会公告制度。其直接结果是,一些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开始重视体育,因为,他们的教育局局长在不久前刚被市长约谈,对方开门见山地质问:“看看吧,现在谁都知道我们的学生体质在全省排名倒数了!”
  带着“骄娇二气”
  90后如何实现中国梦
  当然,说到评价体系和指挥棒,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就是高考指挥棒。而这也似乎是高等教育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地方。
  2011年,清华大学率先在其当年的自主招生复试方案提出,在复试阶段设立体质测试环节,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升档”加分。这一举动也被解读为首次将高校招生与体育“挂钩”。2012年,又有3所985高校跟进,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也分别在其2013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列出了体育测试的环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厦门大学面向高中生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体育成绩占到了20%的权重。
  当天,陈雨露在做“一句话总结”时就提到了这一点。他说发展体育要靠三个方面,基因、制度和氛围,基因指的是孩子在最喜欢动的小时候能够种下运动的基因,如此,到大学里也自然会延续;氛围指的是大学里面要给学生体育社团、兴趣项目的选择;谈及制度时,陈雨露以自主招生中参考体育成绩为例,以说明其重要性。
  有学者认为,相比将体育考试纳入中高考的做法,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中设立体质测试环节,更符合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注重个性和兴趣发展的方向。如果贸然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中,很有可能简单地把体育也变为考试科目,学生采取应试的方式对待。
  陆昉也十分赞成在自主招生中纳入体育成绩,他说,“如果你的体质不能适应大学,也应该要有一定的考虑。这一点要从源头把好这个关。”
  事实上,针对体育是否要进入自主招生乃至高考的问题,回到本源再看,一切都变得简单。
  “教育的价值观到底何在?”高文兵开口即发问,换一种问法即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高文兵自问自答,在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第一是体魄,第二是品德,第三是意志,第四是学识。他说,“一个民族繁荣,世界民族之林不是摆着位置,报个名就有你的份儿了,你是要挤进去的,甚至要拼进去、打进去。要不你就永远没有地位。”
  而能不能拼进去、打进去,身体素质自然是重中之重。
  高文兵还发现这样一个细节,90后已成为了大学生的主体,再有8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如今的90后大学生都已走向工作岗位,再过36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迹象显露之时,他们都已经奔向60岁,这意味着,这一代年轻人整个的职业生涯都处在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进程中。
  那么,就在这个完成中国梦的主体中,如果存有大量的“骄娇二气”之流,是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此,体育在评价体系中要占多少分量,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最困难的时候
  往往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今天谈到,拿破仑以前讲过一句话,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往往就是离成功最时候。大学生体质连续25年下滑,应该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现在开始重视、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离解决就不远了。”
  事实上,一些改变已经悄然出现——
  一些高校谈到体育经费时不再吝啬,杨卫称自己要求学校体育经费以20%的幅度逐年增长,相应地体育馆面积大了;
  高校在面对体育时脑子里想的不再是“管理”,而是冲着学生的兴趣去“服务”,高文兵称在中南大学,参加兴趣社团成员占学校总人数的70%,这些社团由体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公众对于体育的理念也在趋于理性,面对大学生参加马拉松猝死的新闻时,社会舆论不再是一面倒地指责高校的安全问题,也试着从“现在跑1000米能跑死人,再过十年就不能跑了,一跑就死”的角度去看问题……
  100年前,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大学负责体育工作时,他对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讲了一句话:“学校每年要派100名学生到美国留学,我们派出去的人总得像点样子,总不能派一批东亚病夫出去。”                                                                                                         如今,王登峰在回味这句话时说,“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不只是要到美国留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全面小康、是建成现代化中国的先锋队、主力军。这些人应该像点样。像什么样?就是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是弱的。”
  完全人格
  首在体育
  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有一流的体育教学与科研与之相适应,同样,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主动服务于建设一流大学全过程。
  1905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第一届全校运动会举行,开了高校运动会之先河。运动会发文告说:“盖学堂教育之宗旨,必以造就人才为旨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
  蔡元培先生主持校务后,把体育排在德育、智育、美育的前面,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一以贯之地引导着北京大学的体育工作。
  青少年体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北大是最早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试点院校。2007年起,北大规定体育教学内容中每节课必须包含20分钟的身体健康素质练习和指导,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学分管理体系;2010年,确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年度报告”制度,定期公布测试结果和院系排名;2012年,体质健康测试成为学生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
  注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一直是北大校园体育文化的特色。从最早于1917年成立的北大技击会,到目前全校50余个体育类学生社团(占全校社团总数的四分之一),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成果质量都居于全国高校前列。最近对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 

青海华政官网:http://qh.hzgwyw.com 
青海西宁分校地址:西宁市中心广场西门体育馆东写字楼7楼
电话:0971-8267820 18797013375 15196688304 (24小时专线)

华政使命:以教育改变未来!!

青海华政(腾讯)微博: 
青海华政(新浪)微博 
2012青海华政教育公务员备考群 >>>>>>
点击这里加入此

群
 
 
类别
科目
课时
名师
(试听)
学费
联报优惠



行测专项
(网校课程)
常识判断
3



450
购买

 
判断推理
6
言语理解与表达
9
数学计算
6
数学推理
3
资料分析
4
申论专项
(网校课程)

申论

9
面试精讲
(网校课程)

面试

15
 

相关阅读:
青海省公务员招考资讯
青海省公务员备考指南
青海公务员历年面试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行测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申论真题
青海公务员考试培训招生简章

-----------------------------------------------

青海省各市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汇总 

----------------------------------------------- 

更多相关公考信息请关注甘肃公务员考试论坛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公务员考试论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上一篇: 申论热词:出租车拒载
下一篇: 申论辅导热点:大学生弃白领工作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