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对冲转型所带来的阵痛提供了坚实基础。转型过程中,新的结构尚未稳定企业倒闭可能导致失业严重。但由于我国积累了比较丰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把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风险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并且在一些科技前沿交叉学科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意味着我国具备充分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撑来对冲转型引发的阵痛。
我国庞大市场的优势也成为可以与发达国家对话的战略性“法宝”。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循环是可行的,这对转型升级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梯次特征,使不同产业均有较为广阔的生命空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明显的产业梯度发展特征,是我国经济内生动力的基础,为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腹地优势。
此外,我国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也在向低成本研发优势转变。尽管中国壮年劳动力的人数将持续下降,但中国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却在不断上升。目前国内每年有600多万大学生、20多万硕士生毕业进入市场,从研发的人力成本计算,仍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实施“智能制造”战略,驱动传统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我国各行业都有转型升级的空间,重点是要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协同创新。通过在研发、生产过程,及至销售网络等环节融入信息技术,实现产品制造智能化,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传统产业发展周期。同时,加快高端和尖端制造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全产业链”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形成支撑。在产业技术线路不明确的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在低端生产链条上铺摊子。以风电产业为例,发达国家首先研究如何智能化输电、进入电网后如何盈利,进而推动风电企业生产。而我国风电企业仅从事风机生产,投入发电后却入不了网,无法形成可持续盈利的经济规模。未来我国应逐步建立成熟的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形成全产业链的规模化运营。
——实施“消费牵动”战略,培育新的消费模式牵引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升级”。未来中国企业依托信息化的进步将不断推动消费模式的创新,引发新的消费增长点生成,不仅可以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将牵引服务业与制造业同步升级。
——实施“腹地转移”战略,助推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东部地区应允许进行财税金融制度创新,支持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中西部未来5至10年的一大任务是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实现生产的节约化、清洁化。国家应有产业升级的总体部署,否则,自发转移的盲目性将对国家整体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造成影响。
——实施“再制造”战略,引导循环经济向高端化发展。再制造战略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更多的科技含量实现实业强国的目标。
青海西宁分校地址:西宁市中心广场西门体育馆东写字楼7楼
电话:0971-8267820 18797013375 15196688304 (24小时专线)
华政使命:以教育改变未来!!
青海华政(腾讯)微博:
青海华政(新浪)微博:
2012青海华政教育公务员备考群 >>>>>>
| 类别 | 科目 | 课时 | 名师 (试听) | 学费 | 联报优惠 |
| 行测专项 (网校课程) | 常识判断 | 3 | | ||
| 判断推理 | 6 |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9 | ||||
| 数学计算 | 6 | ||||
| 数学推理 | 3 | ||||
| 资料分析 | 4 | ||||
| 申论专项 (网校课程) | 申论 | 9 | |||
| 面试精讲 (网校课程) | 面试 | 15 | |
相关阅读:
青海省公务员招考资讯
青海省公务员备考指南
青海公务员历年面试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行测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申论真题
青海公务员考试培训招生简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