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部: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2013-12-29 16:31:3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编者按  今日中国,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这样的阶段,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如何准确把握时代方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编者按


  今日中国,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这样的阶段,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如何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辩证看待社会发展,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从未如此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从今日起,我们刊发“本报评论部”系列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一年一度的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34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长度。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涨船高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所有“中国式问题”。30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青海省2013年藏区新增行政编制公务员【面试培训】

联系电话:0971-8483828,15897176995(24小时)
五四路青海师范大学对面银路大厦15楼(锦江之星乘电梯)
师大公交站(6.9.16.24.35.37.82.104.106.109.专线3)

班次 授课内容 收费标准 开课时间 适合人群
VIP绝地
翻盘班
①授课师资全部来自党政一线历年考官
②突破模板,性化点评
③权威预测押题
④全真模拟实战
⑤1对14人小班
⑥全封闭精品班
全程DV摄像
先过关 后付费
不过赔偿2000元
全封闭 包住宿
8天8晚
可循环听课
每班限≤14人


1期:1月1-8号
2期:1月9-16号

 
1.曾参加过面试却折戟而归;
2.本次笔试成绩不理想;
3.想要通过培训破釜沉舟,一举超越;
VIP守擂
协议班
先交费不过全退
全封闭 包住宿
1、笔试成绩稍靠前,稍有一定分差;
2、想通过高度强化训练提高,一次过面试;
VIP状元
定制班
先交费 再学习
学费6800元
全封闭 包住宿
1.笔试成绩优异;
2.想步步为营,稳妥制胜;
3.注重素质提高,想要一次性高分过面试;
协议班 ①面试礼仪
②解题思路
③全真模拟面试
④试题预测
⑤时政热点分析
⑥个性化点评
先过关 后付费
详见协议
6天6晚
面试前赠冲刺

1期:12月31号开课
2期:1月5号开课
成绩不理想,稍有分差
协议保障,过关才付费
协议
特训班
先交费 不过全退
学费8000元
对成绩有顾虑
不过关,学费全退.
系统
特训班
4180(包住)
3580(不包住)
系统理论
全模拟实战
强化班 ①面试礼仪
②解题思路
③全真模拟面试
④个性化点评
2580(包住)
2180(不包住)
系统理论
模拟实战
 
2014青海政法专项QQ群:173219846
2014青海事业单位QQ群:147868817
2014青海公务员备考QQ群:149871735
2014青海公务员备考QQ群:275797345

青海华政(腾讯)微博:
青海华政(新浪)微博

青海华政微信二维码(手机微信扫一扫)


-----------------------------------------------------------------------
青海华政教育地址:西宁市青海师范大学对面银路大厦15楼(锦江之星乘电梯)
青海华政教育电话
0971-8483828,15897176995(24小时)

海东华政教育电话:13299899937
海西华政教育电话13299871418
玉树华政教育电话15609766776


甘肃华政教育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南关什字世纪广场A座17楼(百安购物中心楼上)
甘肃华政教育电话:0931-8441114,4530284,15693198880(24小时专线)
宁夏华政教育地址:银川市光明广场旁文化西街106号银川国贸中心A座402室
宁夏华政教育电话:0951-5155755、18295514144



相关阅读:
2014公务员备考(行测+申论)1044元网校
2013.12.7青海政法专项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3.12.6青海政法专项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3.12.2青海政法专项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3.12.1青海政法专项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3.11.30青海政法专项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3.11.29青海政法专项公务员面试真题
---------------------------------------------------
政法干警面试班10-13号,4天4晚2180元
藏区公务员笔试计算机10-11号2天380元
2013青海各类考试招考【最新信息汇总】
---------------------------------------------------
青海省公务员等考试招考资讯
青海省公务员等考试备考指南
青海公务员历年面试真题及资料
青海公务员历年行测真题及资料
青海公务员历年申论真题及资料
青海公务员等考试培训辅导简章

-----------------------------------------------------------------

青海省各市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汇总 

-----------------------------------------------------------------

更多相关公考信息请关注 青海华政教育   青海公务员考试论坛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华政教育 藏区新增公务员面试培训

上一篇: 全省宗教界倡议书
下一篇: 申论写作典型错误:行文口语化 主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