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前冲刺练习
2012-11-10 16:23: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1 孔子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不乏抬升甚至无限拔高孔子的时代,但是也有贬低、丑化甚至妖魔化孔子的时代。这些起起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孔子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不乏抬升甚至无限拔高孔子的时代,但是也有贬低、丑化甚至妖魔化孔子的时代。这些起起伏伏丝毫没有影响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导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崇高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儒学,还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诸多思想与精神。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的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
    A.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B.孔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导师
    C.孔子代表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D.人们在不同时代对孔子有着不同的认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2.佳信幼儿园的音乐兴趣班中有160名小朋友,有l31个小朋友学习古筝,146个小朋友学习吉他,97个小朋友学习架子鼓,l25个小朋友学习小提琴,那么至少有多少小朋友四种乐器都学?(    )
    A.19        B.25        C.28        D.32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3.目前的中国人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根据某统计机构最近做的一次调查表明,中国人中喜欢和比较喜欢毛笔字艺术的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7%下列陈述中的哪一项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A.调查的比例太小,恐怕不能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真实情况
    B.喜欢毛笔字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回事,不能以偏概全
    C.17%的比例正说明培养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大有潜力可挖
    D.有一些中国人既喜欢毛笔字,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兴趣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4.根据表格,可以推出初步核实时,2005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    )。
    A.45692.4    B.39338.17    C.33662.1    D.55841.3
5.初步核算时,2005年第一季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约少(    )。
    A.600%        B.530%        C.30%        D.80%
6.2006年一季度,初步核实时,三大产业中国内生产总值比初步核算时,数据变小的产业是什么产业,少了多少?(  )
    A.第一产业,42亿元    B.第二产业,l亿元
    C.第三产业,36亿元    D.第三产业,l亿元
7.2006年一季度,初步核实时,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第二产业的少(    )。
    A.7.5%        B.7.1%      C.8.6%       D.10.1%
8.经过初步核实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幅度最大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基本没有变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9.下列关于刑事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用暴力胁迫乙与之进行交易,以高于市场价格20倍的价钱将东西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
B.丙违反法律规定,将其名下的土地使用权无偿转让给其亲戚,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丁绑架了儿童戊,把戊捆绑起来扔到地下一个封闭的小黑屋里,之后向其家人提出了赎人要求,后来丁睡了一觉,醒后发现戊已经窒息死亡,丁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D.重男轻女的辛将其出生仅4天的女儿丢弃在偏僻的小路上,致其死亡,辛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解析】
 1.C  [解析]这道题目的行文脉络是总一一分——总,首句提出“孔子是中国的文化符号”这一论点,接下来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最后一句又重申了观点:孔子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综合首尾句的内容,C项恰好是主题句,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对主题句的解释说明。注意A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A  [解析]不学古筝的有l60—131=29(人),不学吉他的有160—146=14(人),不学架子鼓的有l60—97=68(人),不学小提琴的有l60—125=35(人),那么至少不学四种乐器中的一种的最多有29+14+63+35=141(人),则四种乐器都学的小朋友的人数至少有l60—141=19(人)。
3.B[解析]A项可对题干观点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但力度明显不如B项,不喜欢毛笔字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C项支持了题干中的观点;D项对题干观点的态度不甚明确,并未对其构成直接的削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B[解析]43390÷(1+10.3%)≈39338.17(亿元),故此题的答案为B。
5.D  [解析]2005年第一季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3200÷(1+4.6%)≈3059.27(亿元),2005年第一季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21615÷(1+12.5%)≈19213.33(亿元)(19213.33—3059.27)÷19213.33Xi00%≈84%。本题正确答案为D。
6.B  [解析]第二产业初步核实时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614亿元,初步核算时为21615亿元,前者比后者少了l亿元,故此题答案应该是B。
7.B  [解析]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534÷43390×100%≈42.7%;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1614÷43390×100%≈49.8%。49.8%一42.7%=7.1%,故正确答案应该是B。
8.A[解析]初步核实时,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额为42亿元,是三大产业中最大的,且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最小,因此第一产业的变化幅度最大,故正确答案应该是A。
9.A[解析]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是行为人是否从事该神经营活动营利并有一定的交易发生。A项中甲的行为虽然含有部分从事交易的因素,但主要是以暴力、胁迫来强行劫取乙的财物,客观上交易内容严重不真实,对市场秩序危害不大,但对乙个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危害较大,构成抢劫罪,而不成立强迫交易罪。

青海华政官网:http://qh.hzgwyw.com 
青海西宁分校地址:西宁市中心广场西门体育馆东写字楼7楼
电话:0971-8267820 18797013375 15196688304 (24小时专线)

华政使命:以教育改变未来!!

青海华政(腾讯)微博: 
青海华政(新浪)微博 
2012青海华政教育公务员备考群 >>>>>>
点击这里加入此

群
 
 
类别
科目
课时
名师
(试听)
学费
联报优惠



行测专项
(网校课程)
常识判断
3



450
购买

 
判断推理
6
言语理解与表达
9
数学计算
6
数学推理
3
资料分析
4
申论专项
(网校课程)

申论

9
面试精讲
(网校课程)

面试

15
 

相关阅读:
青海省公务员招考资讯
青海省公务员备考指南
青海公务员历年面试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行测真题
青海公务员历年申论真题
青海公务员考试培训招生简章

-----------------------------------------------

青海省各市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汇总 

----------------------------------------------- 

更多相关公考信息请关注甘肃公务员考试论坛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公务员考试论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上一篇: 行测全卷练习
下一篇: 《行测》考前冲刺试卷(一)